狗狗植入芯片有定位作用么?
芯片里储存的信息量并不大,一般只能存储犬主联系方式与品种等基本信息,而且芯片里的信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修改。 由于无法保证宠物在更换主人后依然能联系上原主人,所以这种芯片的作用很有限,并不能达到真正的“找狗”效果。
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两种芯片:一种是由美国动物电子学研究所研发的微型射频识别芯片(RFID);另一种则是英国开发的微型卫星定位芯片。 据介绍,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在自己饲养的宠物身上植入了芯片,但大部分国家采用的并不是上述两种芯片,而是通过芯片制造厂定制的特殊芯片。
据了解,虽然国内外都出现了宠物用芯片被掉包的事件,但由于国内并无正规芯片生产厂商,因此被掉包的芯片多是国外生产的芯片,而国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不同国家的芯片存在一定差异,因此在被掉包之后就很难追回被盗宠物。 而国外的芯片虽然能够避免被掉包的风险,但在芯片被掉包的情况下也无法确定被盗宠物的准确位置以及身份,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。
还有专业人士指出,即便将芯片安装在宠物体内,也不能完全排除盗卖、转卖的可能性,毕竟芯片是透明的,在肉眼观察下很容易被发现,如果不法分子采用专业的设备对宠物进行手术取出芯片,照样可以达到销赃的目的。 其实要想真正找到走失的宠物,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GPS系统。
不过由于GPS系统需要借助手机或计算机等工具才能进行跟踪和查询,这对于丢失宠物的主人而言有一定门槛,不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找回爱宠。如果宠物不慎落入水中也可能造成GPS信号中断,影响查找工作的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