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嘴唇白色的东西怎么回事?
口腔黏膜白斑 ,是口腔粘膜的一种良性增生,表现为粘膜表面覆盖白色斑块状或丝状物质,用力可以擦去。口腔黏膜白斑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,但以颊部黏膜、舌腹黏膜和口底黏膜为多见。本病男性稍多于女性,发病年龄多见于20~50岁。病程一般为1~2个月,但也有长达3个月以上者。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 原发性口腔黏膜白斑,又称为非瘤综合征(non-tumorous syndrome),是指除唾液腺外,未发现其他组织器官的肿瘤,好发的年龄为青壮年,女性略多于男性。常发生于唇红部,其次为颊、舌、牙龈等;常对称发生,亦可为单发。病变初起呈红色突起,似乳头样或蕈状,然后逐渐增大、变硬并萎缩,最后变为浅在而扁平,表面发生粗糙、脱屑。病变较局限时,局部颜色可呈灰白或黄白;若弥漫扩散则全口可见,色泽多呈白垩色。
检查时应注意与癌肿进行鉴别。 继发性口腔黏膜白斑,是由于长期反复外界刺激所致,常见于嗜烟酒者或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,尤其是牙周炎患者,由于反复慢性炎症刺激,上颌窦部牙龈经常出痂皮,牙周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缺损,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患侧下颌角下方及颊部出现白斑。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、维生素缺乏、微量元素短缺、内分泌紊乱等,也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。
任何类型的口腔黏膜白斑均为癌前改变,所以应尽量去除各种诱发因素,预防其进一步发展。对可疑致癌因素的处理应及时果断,以防患于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