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的寿命为什么长?
“寿命长短”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,影响因素很多。而题主说的“养鹦鹉的人比养金鱼的人多得多”“养猫的人也比养鸟的多得多”,这个结论其实并不准确。 就以我家为例,我妈妈以前是极其喜欢养鱼、养龟的人,缸里的鱼从清道夫到热带鱼各种都有。不过后来全都给了我……(妈蛋我怎么会遇见你)于是家里就养了两只鹦鹉。当然还有兔子、仓鼠什么的。所以不能单纯用“养的动物的数量”来评价一个人爱好的普遍程度。
回归正题,为什么说“寿命长短”这个问题很复杂呢?因为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,有先天性的,也有后天性的;有遗传基因决定的,也有人为因素决定的…… 遗传基因方面,鸟类和哺乳类的寿命是有差别的。以家畜中最常见的猪为例,公猪的平均寿命是2年半,母猪则长达5年;而雉鸡的寿命可达7年以上,鸳鸯的寿命则是30年以上……
人为因素方面,动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,接受什么样的饲养方式,对寿命的影响也很大。例如,在动物园里衣食无忧、生活规律、不受惊扰的动物,通常都能活到正常年龄段(指该物种的自然寿命),甚至能超期“退休”;而那些野生被救助、吃不好睡不好受惊吓的动物,虽然也能活很久,但往往有很高死亡率,或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…… 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,经常能看到“短寿”和“长寿”两种极端的例子。例如,同样是哺乳类,大熊猫因饮食结构单一,常年食用竹子,营养结构过于单调,加上行动缓慢,缺乏抵抗疾病的能力,所以寿命一般不超过30岁;而同样属于食肉目的狮虎,由于猎物丰富,食物多样化,又具有很强的捕猎能力,所以寿命可以到达30年以上。
而在鸟类中,体型较大的企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构造(脚生羽毛,能够游水),食物多样性且不易生病,寿命反而比较长,能活50年左右;而体型小小的蜂鸟,虽然以花蜜、昆虫等为食,但是胃容量很小,难以消化,加之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很大,如果不及时补充能量,很容易因饥饿、疲劳而死,所以寿命却很短,平均只有6年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,“寿命长短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。而题主所说“鹦鹉的寿命为什么长?”也没有明确的答案——或许,可以这么说,饲养的鹦鹉寿命长,是因为人们饲养的方式比较接近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吧!